守望宝安2020-11-14 09:37:19
▉本篇文章为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原创随笔
汕头粿条店
作者 | 晋东南
一碗热腾腾的粿条下肚,再回到案头忙碌,也是一种生活。
第一次来,是同事陈科请大家过来的。
记得是一个炎热的夏天,刚刚攻下了一个棘手的案子,陈科很开心,在反贪楼四楼一招呼:大家辛苦了,请大家吃粿条。
当时的我,还不知道粿条是什么东东。拖着一身疲惫,看到的是露天支起的锅,腾腾冒着热气。心里先凉了半截:这鸡毛小店,如此简陋,能吃个啥呢?等到粿条上来,一下嘴,刚才的疑惑烟消云散。我被震惊了,老汤的味道瞬间击中味蕾!
这粿条店原开在小区一楼靠近马路的地方。工作间就是阳台,待客则靠凉棚下的七八张木桌和塑料凳,菜品的样数也多年没啥变化:牛肉粉、牛腩牛杂拼盘,配料就是辣椒酱、沙茶酱。
去年因为城市创卫,对街面市容要求更高,小店店主积极响应,这才想到了迁址扩大。所谓扩大,也就是在附近不远租了一个临街的店面。
新址开张不久,我就约了几个好友前去。正要动身时,被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拦阻,彷彿是故意吊我们胃口,饥肠辘辘又等了半个小时。雨停,总算出发。到了之后,仍然是食客盈门的热闹景象。
等餐间,有位美女过来:“这还是原来那家吗?”美女问了三次,我们答了三次,她方才找位置坐下。可见对老店的认同之深。须臾菜品上桌,一份牛杂拼盘三十元,三碗牛肉粿条四十五元,一碗斋粿条十元,一碟蚝油生菜十元。我又加了一份粿条。食饱嘴,四个人统共才一百零五元。
来的次数多了,我还弄清楚了粿条和河粉的区别。粿条,在于其材料的纯粹,全是米浆,出品厚,不那么透明雪白,但有嚼劲,似庄稼汉。河粉,则加了薯粉,似二八少女,柔柔的。二者之区别,美食家蔡澜都弄不太清楚。北方有面条,南方有粿条。客观说,南方也有不少做面的,但因水土关系,做出来的通常难以达到北方的水平,只能说聊胜于无,但南方做粿条的水平那就是顶尖了。
小店至少二十年了,这些年来,来小店的食客熙熙攘攘。当初牙牙学语,如今成家立业;有些不名一文,如今成为富商巨贾。不论如何,都要踩着锃亮的皮鞋,从宝马香车中闪出身来,走入这街边小店,寻找熟悉的味道。
如今,反贪已经转隶,我个人到公诉也四年多了,公诉案多人少,忙于案牍,时常会误了饭点,这时,踩单车或步行来到小店,一碗热腾腾的粿条下肚,再回到案头忙碌,也是一种生活。
来源: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
守望宝安整理编辑
☞往期精彩回顾
提醒 |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暂迁至西乡人民法庭的公告